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和《國務院關于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國發(fā)〔2022〕8號)等有關規(guī)定,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關于修訂發(fā)布 的公告》(2022年第7號,以下簡稱《公告》),幫助廣大納稅人進一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紅利?,F(xiàn)解讀如下:
一、為什么要制發(fā)《公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提出,“結合下一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研究推動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2022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秶鴦赵宏P于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明確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政策規(guī)定。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確保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精準落地,《公告》進一步明確了納稅人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扣除政策的計算起始時間、辦理條件、申報環(huán)節(jié)、信息報送和資料留存?zhèn)洳閮?nèi)容、扣繳義務人責任與義務等,有利于廣大納稅人及時享受政策紅利、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便捷辦理申報扣除。
二、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的起算時間是什么?
從嬰幼兒出生的當月至年滿3周歲的前一個月,納稅人可以享受該項專項附加扣除。這一期限,起始時間與嬰幼兒出生月份保持一致,終止時間與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時間有效銜接,納稅人終止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后,可按規(guī)定接續(xù)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三、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在每月發(fā)工資時就享受扣除嗎?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同子女教育等其他五項專項附加扣除一樣,預繳階段就可以享受。納稅人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紙質《扣除信息表》將有關信息提供給任職受雇單位后,單位就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扣除,這樣在每個月預繳個稅時就可以享受到減稅紅利。如果納稅人沒來得及在嬰幼兒出生時將有關信息告知單位,也可以在年度內(nèi)向單位申請在剩余月份發(fā)放工資、薪金時補充扣除。平時發(fā)工資的預繳環(huán)節(jié)沒有扣除的,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nèi)辦理匯算清繳時補充申報扣除。
四、納稅人享受政策應當填報哪些信息?
納稅人享受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可以直接在手機個人所得稅APP上按照引導填報,也可以填寫紙質的《扣除信息表》,填報內(nèi)容包括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證件類型(如居民身份證、子女出生醫(yī)學證明等)及號碼以及本人與配偶之間扣除分配比例等信息。稅務部門專門修訂了《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并優(yōu)化系統(tǒng)、升級了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和扣繳義務人端,方便納稅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五、嬰幼兒的身份信息應當如何填報?
一般來講,嬰幼兒出生后,會獲得載明其姓名、出生日期、父母姓名等信息的《出生醫(yī)學證明》,納稅人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或紙質《扣除信息表》填報子女信息時,證件類型可選擇“出生醫(yī)學證明”,并填寫相應編號和嬰幼兒出生時間即可;嬰幼兒已被賦予居民身份證號碼的,證件類型也可選擇“居民身份證”,并填寫身份證號碼和嬰幼兒出生時間即可;嬰幼兒名下是中國護照、外國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nèi)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等身份證件信息,也可作為填報證件。
極少數(shù)暫未獲取上述證件的,也可選擇“其他個人證件”并在備注中如實填寫相關情況,不影響納稅人享受扣除。后續(xù)納稅人取得嬰幼兒的出生醫(yī)學證明或者居民身份證號的,及時補充更新即可。如稅務機關聯(lián)系納稅人核實有關情況,納稅人可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將證件照片等證明資料推送給稅務機關證明真實性,以便繼續(xù)享受扣除。
六、出生證明等資料需要提交給稅務部門嗎?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與其他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一樣,實行“申報即可享受、資料留存?zhèn)洳椤钡姆展芾砟J?,納稅人在申報時無需向稅務機關報送資料,留存?zhèn)洳榧纯伞<{稅人應當對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稅務機關將通過稅收大數(shù)據(jù)、部門間信息共享等方式,對納稅人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進行核驗,對發(fā)現(xiàn)虛扣、亂扣的,將按有關規(guī)定予以嚴肅處理。
鏈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發(fā)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7號)